喜德践行“两山”理念推动全域绿色崛起
来源:凉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2-01-19 08:43
喜德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扣州委打造绿色低碳生态文明新典范的目标,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举并重,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围绕建设安宁河上游生态屏障和绿色喜德的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先行之路,全力构筑安宁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全面推进喜德绿色崛起。
做好生态建设“加减法”构建绿色生态圈
喜德县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全域开展大规模“绿化喜德”行动,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同时,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聚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农村地区的覆盖,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着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的环保约束制度,全力构建绿色发展经济圈。
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大抓保护抓大保护
找准定位。立足生态环境主体功能区定位,根据城镇发展布局、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不同定位,加快完善财政、产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政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同步提升。
明确路径。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严控开发活动,并依托自然保护区、小相岭风景区等自然生态保护地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覆盖保护性恢复建设,强化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着力源头严护生态安全强化生态功能辐射力
严守红线。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将全县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实行严格保护。同时,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突出重点。发挥安宁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健全草场禁牧区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推进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依法明确草原权属,规范草原经营权流转。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全面推行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措施。
狠抓落实。推行河湖管理河长制,建立县、乡(镇)、村、组四级河长体系,明确按照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及责任落实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全力做好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
集约化转型提质全域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喜德县从严落实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着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矿山企业兼并重组,按照国家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指标要求,建立矿业权人“黑名单”制度,提高企业集中度,鼓励推进节约集约化开发资源。
同时,着力新型绿色城镇体系建设,让生产生活发展贴近自然,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建设安宁河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喜德、绿色喜德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喜德县完成环保督察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40项,整改完成率100%;饮用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地表水质达标率100%;全覆盖落实17条河流河长制,依法拆除占用河道砂石场17家;清理整治“两违”建筑0.84万平方米;整治“散乱污”企业6家,安全转移危险废物21批次2.08万吨;完成雨污分流项目一期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5.72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14.52万亩、退耕还草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孙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