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深耕环境资源 引领绿色崛起
来源:凉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1-12-28 13:32
公园优美的环境为市民提供了好的健身去处。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底色。
近年来,会东县厚植生态优势,引领绿色发展,坚决把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宗旨,围绕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目标,统筹发展和保护,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做大金山银山“价值”。
具体实践中,该县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役取得突出成效,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坚持绿色发展 强化问题整改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
五年来,完成中央和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64项,完成率9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长年保持在98.3%以上,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100%。“河长制”工作成效明显,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稳步推进。森林覆盖率达47.38%,建成鲹鱼河镇等省级森林小镇3个,堵格镇团圆村等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战役”打响打赢,县城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和集镇4座污水处理站建成使用。
好生态,是会东核心优势;让生态更好,是会东坚定不移的目标。今后五年,会东将依托“三江流域”国家大型水电站建设,挖掘释放域内风电光伏资源潜能,全面推进以乌东德、白鹤滩两大水电站为龙头的“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发展,新增装机67.4万千瓦风电场和46万千瓦光伏电场,打造10亿级新型能源产业,使“新苗育成林”。
淌塘片区聚焦高山生态优势,统筹绿色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兼容并蓄、生态修复治理与生态经济发展持续并进,梯次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打造会东绿色崛起生态示范走廊。大崇片区突出沿江一体,加快库区湖岸一体建设、康养旅游一体发展、热带产业一体布局,统筹推进农文旅康集中连片耦合发展,水运物流商贸沿江扬优成势,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发掘绿色资源 引领生态崛起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会东放大生态优势、集聚生态财富、巩固生态屏障,拓展“双碳”发展空间、拓宽“两山”转换通道,进一步厚植“绿色引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本底。
——落实“双碳”目标的发展要求。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产业绿色化、园区循环化,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推动“双碳价值”“两山效应”转换,实现经济、生态“双赢”。积极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全力抓好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深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进森林增汇行动,大力开发碳汇项目,力争将会东打造为“全省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先驱县”,实现林业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良性循环。
——抓实生态痼疾的诊断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创新推动“网格化”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全力推进矿产资源环境综合整治,一体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3%以上。加快水污染防治,确保全县2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规范化处置,扎实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到2025年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农村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
——筑实绿色发展的坚固屏障。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期禁令,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国土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新增林草绿化面积5.6万亩,实施道路水系绿化200公里,确保森林覆盖率达49%以上。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环保节能产品,推动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社区创建等,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记者 陈璇 邓中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