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政协凉山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3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回复

来源: 州发展改革委 发布日期: 2023-09-27 15:35 [ 字体: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尊敬的黄云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建议》(第334号提案)收悉。该提案视野宽阔、内涵深刻,深入分析了凉山州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韧性、强内力、遇先机、稳基础等四方面务实可行的建议,对推动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委高度重视,会同州级有关部门对您所提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凉山高质量发展工作,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要求,先后印发《中共凉山州委关于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四川现代化建设凉山新篇章的决定》《中共凉山州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奋力建设具有凉山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强州的决定》《中共凉山州委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面推进“三大强州战略”的实施意见》,以建设具有凉山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强州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州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1.03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全省排名第2,高于全国、全省1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前列。

(一)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有序开发,卡拉水电站导流洞上层全线贯通,孟底沟水电站沟水处理工程取得重大突破,18个总装机210.2万千瓦的风电项目、8个总装机358万千瓦的水光互补项目加快建设,西昌牦牛山风电等7个总装机250万千瓦的光伏风电项目已挂网优选法人,全州新能源资源普查已形成初步成果。大力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提效等项目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50%、30%,铜都、磷都、茧都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园重大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德昌特色产业园区、冕宁稀土经济开发区等4个园区申报认定省级化工园区工作有序推进。统筹安排工业发展资金5000万元,加快118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新开工四川路桥盛通PC构建项目、会东县淌塘二期风电场建设项目等42个项目,竣工投产龙源布拖20MW乡村振兴光伏发电项目等20个项目。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9户,推荐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户,西昌市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实施“建筑强企”培育行动,成功引进4家、晋升1家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新培育入库建筑企业24户。新入库建筑企业39户,建筑业增加值83.43亿元、增长3.4%。上半年,全州第二产业增加值355.42亿元、增长5.4%,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排名全省第2。

(二)实施农业强州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打造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天府第二粮仓”,制定出台《关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纵深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结转任务42.3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2.89万亩,施工进度领跑全省,启动2023年度29.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项目评审。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32.89万亩,产量较去年增加1.2万吨,大春粮食播栽完成645万亩。水果蔬菜产量新增8.1万吨,烟叶移栽完成90.94万亩,蚕桑茧丝综合产值增收2.4亿元。生猪出栏238.12万头,新建成7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猪场。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设,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晋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单,53个园区纳入州级园区培育建设,总投入13.9亿元,建设进度达67%。上半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162.53亿元、增长4.4%,排名全省第5。

(三)实施文旅强州战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落实1亿元文化发展资金,支持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凉山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投资机会清单》,包装30个重点全域旅游招商项目、投资总额近300亿元。成功创建西昌建昌古城、木里色拉尼布2个国家4A级景区、9个3A级旅游景区,西昌市唐园旅游休闲街区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会理市城北街道铁厂村等5个村入选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筹集专项资金5218万元全力支持螺髻山景区5A创建,加快推动会理、冕宁、盐源等县(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大力发展全域全时旅游,高质量承办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精心筹备第八届凉山彝族火把节暨夏季清凉凉山游系列活动,利用西博会等平台,在成都、重庆、宁波等地组织开展系列专题宣传推介活动,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提升凉山文旅品牌知名度。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建设,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昌古城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奴隶博物馆、州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18个公共图书馆均通过线上初评及专家组实地评估。上半年全州A级景区接待游客1791.2万人次,同比增长77.59%,恢复到2019年的123.2%。服务业企业升规入统26户,全州193户重点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达30%,超全省1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93.08亿元、增长8.1%,排名全省第2。

二、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奋力建设具有凉山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强州,全方位推进凉山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增韧性,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我们将以推动项目投资提质增效为突破口,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狠抓工业产业项目建设。着力解决产能不足,企业停产、市场波动等问题,全力抓好企业梯度,推进项目集中攻坚,加快园区扩面提质,加强延链精准招商,扛起“稳增长”大梁。紧扣钒钛稀土产业延链强链和5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动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州县项目库,实现工业项目动态储备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主动对接中铝、中稀、鞍钢、华润等企业,推动洽谈项目及早落地。狠抓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着力解决龙头带动薄弱,科技创新不足,联盟带动利益连接机制单一的问题,加快编制完成农业强州战略的规划,加大项目投资建设的力度,坚决完成全年粮食生产和生猪出栏任务。以促进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为抓手,争取一批国省项目在凉山实施,储备一批特色农业项目,盯紧已谋划的791个农业产业集群项目落地建设、已开工的165个项目强力推进。不断创新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项目模式,依托安置点就地就近打造一批能拉动就业的产业项目,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狠抓服务业产业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产品不丰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认真总结火把节、电影周成果经验,全力推进螺髻山5A级景区创建工作,积极参与“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活动,精心筹备“冬季暖阳凉山游”活动,推动凉山全域全时旅游高质量发展。精心谋划一批景区景点提升、精品线路、高端酒店、特色民宿等引领性项目,加快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擦亮“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特色品牌。

(二)关于强内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我们将以推进“三大强州战略”为主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推进工业强州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集群,支持清洁能源、钒钛稀土产业发展,着力推动攀钢西昌钢钒、会东干红沟金红石、亚王绿电晶硅等重大产业链项目建设,加快凉山矿业12.5万吨阴极铜(精炼铜)、川发龙蟒新能源材料等重大项目尽早落地,抓好会理庙子沟铁矿建设、西昌钢钒炉料结构节能、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提效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卡拉、孟底沟、锦屏水电站水光互补等项目建设,确保德昌腊巴山等已核准备案的27个项目投产发电,力争新增清洁能源装机350万千瓦。推动有色金属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实施园区提质扩面工作,争取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德昌特色产业园区、冕宁稀土经济开发区、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推动46户工业企业“小升规”,激励建筑企业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农业强州战略。聚焦打造“天府第二粮仓”和“安宁河农业硅谷”,建设现代粮油产业园区10个以上、高标准农田29.2万亩,推动粮食播面达815万亩、产量突破255万吨。扎实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加快15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确保出栏生猪485万头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6+8”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创建州级及以上现代农(林)业园区30个、“两品一标”农产品5个,抓好“大凉山”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全面推进文旅强州战略。完善文旅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狠抓文旅招商引资,全力推进57个在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盐源老龙头、昭觉火博、西昌高枧汉城遗址考古发掘,加快建川电影博物馆项目及州博物馆新建、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开展A级景区及旅游示范区培育,积极推进螺髻山、泸沽湖、彝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宁南、盐源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会理、冕宁、盐源等县(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打造十条精品旅游线路。

(三)关于育先机,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我们将以做大做强三大产业为着力点,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创新开发钒钛稀土产业。围绕做精钒产业,重点发展钒化学制品、钒中间金属,利用现有钒电解液产能,布局钒储能电池全产业链,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全套生产线,重点发展核心部件电芯及隔膜生产,在凉山高新区和德昌特色产业园区各建一条100兆瓦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线。围绕做强钛产业,发展钛渣氯化钛白粉、海绵钛钛锭和钛合金材料生产制造,积极推进凉山高新区钛材“园中园”建设。围绕做深稀土产业,依托中稀(凉山)积极稳妥推进产业链延伸,重点开发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高性能磁性材料、稀土基防火保温降噪材料、稀土铝合金材料等新产品,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先进材料产业。依托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培优育强化工新材料、晶硅新材料、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等产业。提升磷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力争磷矿开采能力提升至1000万吨/年,重点推进会东磷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喜德硫磷钛铁锂钙新材料等项目,形成四川规模最大、资源利用最充分的新材料绿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升萤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电子级氢氟酸、氟化铝等氟化工系列产品。加速磷酸(亚)铁锂生产布局、加快提升石墨产能,发展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引进晶硅生产龙头企业,开发晶硅系列产品,发展光伏电池组件配套产业,重点推进德昌10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以德昌、会东、盐源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为载体,大力引进光伏、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支撑,培育壮大钒钛装备制造,引进汽车精密铸件、机械机电装备制造等项目,重点开发高强度汽车板、高档发电设备、高档工模具等高强度高韧耐磨耐蚀产品。依托广阔的的农业用具市场,引进一批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的农机设备制造项目。加快东方电气德昌基地100万千瓦主机、叶片和风力电机制造基地达产达效,支持甘洛工业集中区发展硫酸镍电池,加速推进会东零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凉山州装备制造业产业稳步发展。

(四)关于稳基础,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们将以延链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启动攀西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和德昌、凉山北部500千伏输变项目前期工作,推动西昌月城、昭觉普提等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纳入四川省“十四五”电力发展中期评估;加快实施攀西电网优化工程、建昌—叙府500千伏线路工程、盐源百灵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和昭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电网主网架加强工程,全面提升我州电网送出能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面,加快推进金沙江下游、雅砻江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卡拉、孟底沟等水电站,推进中小流域水电资源整合,力争实现就地高效利用。在安宁河流域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基地,利用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外送通道,大力推进溪洛渡水风光互补等项目建设、建设水风光互补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积极推进安宁河流域新能源项目、电网通道等项目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培育方面,争取溪洛渡、白鹤滩留存电力优先接入凉山网,用好水电消纳、留存电量、丰水期富余电量等政策,大力发展大数据、氢能、装备制造、电力设备、钒液流储能、动力电池、智能运维等配套产业,努力形成发、输(配)、储、用、造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优先开发优势资源聚集区的大中型风电资源,有序推进一批重点风电项目。根据资源禀赋和电网条件,加快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基地,着力推动西昌、会理、德昌、冕宁、盐源、木里、甘洛、昭觉、雷波开工建设一批光伏项目;因地制宜在乡村、工业园区、集中安置点等具备条件地区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

感谢对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承办人:毛 欢   联系电话:3220530,13778638189


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30日                

附件: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支持IPv6

主办单位: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凉山州大数据中心

网站标识码:5134000016|蜀ICP备2020030031号-3|川公网安备 5134010200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