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凉山州工商业联合会:
您单位在政协凉山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提案》(政协凉山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97号提案)已收悉。我委对此提案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单位专题研究落实,会办部门积极配合,提出了具体会办意见。在提案中,贵单位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切入点,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推动民营经济工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组织保障
州政府成立了凉山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暨政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下设优化营商环境组,由州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建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专班,从州级各行业牵头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班实体化运行。办公室设在州政府办(与州重大项目推进专班集中办公),负责统筹协调优化营商环境各方面工作,采取“日暗访、周曝光、月通报”方式推动本规定各项内容落地落实。
建立了凉山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专项行动联络员小组,负责对接第三方机构对我州营商环境的评议、评价工作。形成了州发展改革委牵头统筹协调,各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专项行动一级指标牵头部门负责,二级指标责任部门分工配合,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政务服务提质
我州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推进“三大变革”的重大举措,主动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标准,统筹谋划,积极推进,重点在破机制、造流程、压时限、优服务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工作高标准定位、深层次改革、全方位提升,持续为改革聚合力,为发展注动力,为市场添活力,为群众增便利。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根据国省部署,结合实际每年印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紧紧围绕梳理出的“放管服”改革工作任务,条、线、块结合,强化“月通报”跟踪问效。持续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紧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通网办堵点、优化办事流程,全州“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9.79%,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提速83.35%,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89%、全程网办事项占91.68%、“马上办”事项占68.61%,材料减免率达50.58%。全力加快电子化进程,规范电子印章的申请和使用,全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部门电子印章制作率达100%。二是服务“软实力”提升。持续完善窗口服务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制度,注意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增强服务“软实力”。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精简办事流程及业务办理要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做到真正“企业少跑路,数据多跑路”。三是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落实。督促州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三集中三到位”落实;对因场地等原因无法进驻的部门,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可以设立分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同标准管理,为避免企业群众办事往返跑、多头跑,积极做好凉山州无差别综合窗口试点,根据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实际情况授权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聚焦重点行业领域,解决痛点堵点难点,大力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四是紧盯窗口作风,不断拧紧“安全阀”。州县纪委监委、目标绩效办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聚焦营商环境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紧盯职能部门在行政审批、窗口服务等主体责任履职情况,督促职能部门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列出权责清单,优化办事流程。坚决杜绝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问题,确保营商环境政策服务、措施落实落细。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23次,现场发现问题6个,已全部整改到位。五是州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专班对暗访督查、电话举报、电视曝光等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对事实清楚的,督促责任部门1天内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需要进一步调查的,派出暗访组核实查证后限期整改到位。整改结果及时向企业和群众反馈,投诉举报处置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整改过程中不履职、不落实的,通过“两书一函”制度严肃问责问效。
三、加强督导会商,真心为企业解难题
(一)常态化开展跟踪督导。一是建立营商环境“三员一点”监测机制。在全州选任营商环境观察员、监督员、护航员各40名,在州本级和县(市)设立“1+17”营商环境观测点40个。二是依托平台监督。将所有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全部纳入全州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推动项目从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到竣工决算等12大关键环节全程在线监管,通过数据信息收集入库、建模分析,横向、纵向多维度筛查预警职能部门、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等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违规审批、发包、验收、决算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有力护航地方营商环境。平台上线以来,已纳入监管项目2968个,预警了部分项目审批要件不齐全、未批先建、投标人不正确履约等突出问题1871个,全部反馈相关责任单位调查处置,排查出违纪违法线索33件,立案10件。三是强化“室组”联动监督。依托“室组”联动监督体系,常态化组织开展进部门、进企业,收集和推动解决企业运营中的困难问题。制发《凉山州纪委监委“室组”联动监督工作办法》,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室组”联动监督清单,州县两级纪委监委分级组建监督联组,每季度定期对涉企职能部门、干部作风开展监督检查。坚持案件开道,统筹职能部门联合督查、派驻(出)机构“嵌入”监督,立案36件、处分18人,曝光7件7人。四是州政府每周四召开全州优化营商环境曝光会,通报曝光营商环境典型问题案例,推动责任单位加快问题解决。截至目前,全州已召开曝光会10次。
(二)持续办好“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日”活动。全州确立并坚持每月25日为企业家服务日,定期召开“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日”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反映的问题诉求当场解决、当场交办、限时办结。截至目前,全州已召开企业家座谈会15次,涉及工业经济、建筑业、医贸、社消零等多个领域,企业家对政府组织开展的产销对接会连连称赞,认为有效地开拓了企业的市场。
(三)多形式多渠道受理解决投诉诉求。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设立营商环境举报投诉受理组,开通“0834-3401234”营商环境举报投诉电话,24小时接受企业投诉,同时通过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接受投诉、深入项目调研、企业家座谈会反映等方式全面收集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2021年11月以来,州专班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2472件、办结2389件、办结率96.6%、市场主体满意率100%。
四、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减负减压
(一)强化重要政策宣传。在州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优惠政策集锦”专题、在四川政务服务网凉山分站点开设了“凉山州助企纾困服务专区”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区”,重点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惠企政策、助企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政策落实等信息。截至5月18日,三个专题共发布各类惠企政策文件752条、政策解读435条。1—4月累计兑现税费、社保政策红利超过6.4亿元,为民营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3600余万元;全州新增民营经济贷款59.53亿元、同比多增13.53亿元,通过下调利率为市场主体节约利息成本约4200万元。同时,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民间投资占比、“个转企”、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等四个方面,对县(市)政府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综合目标绩效考评,促进政策落地。
(二)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持续加强公职人员诚信教育;开展“进千企、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做好助企惠企政策宣传,着力解决承诺事项兑现问题;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百日攻坚行动,2022年全州共排查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线索49个,涉及44户企业,欠款金额2178.4万元,截至2022年底已偿还2131.11万元,偿还比例97.83%,同时无分歧账款如期实现清零目标。
五、结合提案,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如下工作
下一步,我委督促各部门对标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及各项指标政策措施,开展自检自查并立查立改。同时,加快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我州营商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采取有力措施把这项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切实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承办人:邓博文 联系电话:19983817616
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24日
附件: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