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雁在邛海湖里游弋。杨黎明 摄
近段时间,邛海西岸与观鸟岛湿地公园迎来了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其中海鸥的洁白身影尤为引人注目。这些“空中精灵”成群结队,时而低空翱翔,时而悠然觅食,为这片水域增添了勃勃生机。
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捕捉海鸥的美丽瞬间时分享道:“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珍稀鸟类的数量明显增多,每次来这里拍摄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近年来,随着凉山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此栖息繁衍,成为当地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见证。不仅是邛海湿地,在布拖乐安湿地、泸沽湖湿地等地也吸引了大量候鸟栖息。据统计,我州目前已记录到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11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94种。全州各个湿地共监测到包括黑鹳、东方白鹳等在内的30余种越冬栖息候鸟,数量高达3万余只。
今年年初,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西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杨黎明在邛海湿地捕捉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雁在天空中飞翔、在湖面上觅食的画面。他表示:“目前观测到的灰雁数量已超过前两年,达到近30只,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鸟类环志站等措施,凉山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迁徙通道。如今,这里已成为众多鸟类的栖息乐园,栗喉蜂虎、白顶溪鸲、红尾水鸲等珍稀鸟类已在此地安家落户。而青头潜鸭、彩鹮、花脸鸭等濒危物种也在这里找到了栖息的港湾。被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的中国特有鸟类四川山鹧鸪,更是成为凉山生态保护的明星物种,吸引了众多鸟类爱好者和生态学家前来研究和观赏。(记者 江滢)
附件: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